作者:小嗲 前几天,一则“中年人看展讲起杜甫滔滔不绝”的视频,在社交平台刷了屏。 一位男生在逛画展时,偶遇一位中年男子,对杜甫的诗词和生平滔滔不绝、感慨万千。 而当男生说自己更喜欢李白时,中年男子笑了笑: “那是因为你还太年轻,等你到了中年以后,就会读懂杜甫的诗,杜甫的愁了。” 在二十多岁的年纪,我们都曾意气风发,想成为李白。 向往他狂放不羁、浪漫洒脱的生活方式。 直到中年,历经世事沧桑才发觉,其实我们都活成了杜甫。 为几两碎银奔波劳累,为妻儿老小弯下脊骨,在生活的苦海里艰难前行。 在大家的印...
作者:小嗲
前几天,一则“中年人看展讲起杜甫滔滔不绝”的视频,在社交平台刷了屏。
一位男生在逛画展时,偶遇一位中年男子,对杜甫的诗词和生平滔滔不绝、感慨万千。
而当男生说自己更喜欢李白时,中年男子笑了笑:
“那是因为你还太年轻,等你到了中年以后,就会读懂杜甫的诗,杜甫的愁了。”
在二十多岁的年纪,我们都曾意气风发,想成为李白。
向往他狂放不羁、浪漫洒脱的生活方式。
直到中年,历经世事沧桑才发觉,其实我们都活成了杜甫。
为几两碎银奔波劳累,为妻儿老小弯下脊骨,在生活的苦海里艰难前行。
在大家的印象中,杜甫一直是一个落魄文人的形象。
但其实,他出身名门。
家族里曾经出过大将军、大高官,祖父还是五言律诗的奠定者之一。
到了他的父亲这一代,虽然不及祖上的辉煌,但至少也是县令,衣食无忧。
所以杜甫年轻时,也是被富养着长大。
七岁开始作诗,“七龄思即壮,开口咏”,意思“是我七岁开始写诗,一开口就写,不同于常人”。
十四五岁,出游翰墨场,在文坛崭露头角,是大家眼中的“少年天才”。
但其实,私底下杜甫也顽皮得很。
夏天庭院里梨树和枣树结果,他上树比猴还溜。
庭前八月梨枣熟,一日上树能千回。
无忧无虑,一如年少时的我们。
父母是我们遮风挡雨的大树,我们在树下无忧无虑。
还期待着快快长大,可以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实现自己的理想。
杜甫也是一样,所以一到二十岁,他就迫不及待出门游历。
去了十里荷花的江南,也拜访了吴王阖闾的坟墓,一玩就是五年。
但这期间,他也没有忘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理想,还回家参加了一次科考。
虽然结果和当代年轻人裸考差不多,但年少轻狂的他,什么都不放在眼里,落了榜转身又继续游山玩水。
彼时的他,诗风豪迈:
放荡齐赵间,裘马颇轻狂。
杀人红尘里,报答在斯须。
在泰山之巅,更是写出了自己的成名作《望岳》:
岱宗夫如何?齐鲁青未了。造化钟神秀,阴阳割昏晓。
荡胸生曾云,决眦入归鸟。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
而后又在洛阳,遇见了李白。
两个人一起饮酒赋诗,一起访问隐士野人。
度过了一段“醉眠秋共被,携手日同行”的日子,好不快活。
说起来,杜甫人生的前半生,堪称“肆意朝气”。
是富家的阔少,是名望的贵子,遍访名山大川,不用为钱米发愁,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。
像极了年轻时候的我们,被父母庇佑着,一无所有却满怀热情、无所畏惧。
以为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,以为自己定能闯出一片天。
可直到后来才发现:
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。
就像我们都知道,后来的杜甫,将面对怎样艰难的一生。
29岁那年,杜甫的父亲杜闲去世。
刚开始,杜甫还照样到处游玩,直到日子捉襟见肘,他突然醒悟过来:
自己已过而立之年,却一事无成。
是时候要去实现自己的抱负,扛起自己的责任了。
于是他决定回到现实的生活,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,像父辈一样谋取一官半职。
看着李白继续逍遥遨游。
两人至此再也没有见面过。
朋友,本就是一路走一路散。
尤其人至中年,每个人都在忙着生存,为家庭奋斗。
身边的朋友也越来越少,最后只能在微信上匆匆寒暄几句,直到最后连可以聊天的人都没了。
遗憾的是,此时的大唐早已腐败不堪,权相李林甫嫉贤妒能,杜甫再次落榜。
没有了父亲的帮衬,杜甫的日子过得越发拮据。
为了五斗米,他只能一次次折腰,去做贵族府中的“文人”,专门写些诗供贵族玩乐,以求得到权贵举荐。
此时杜甫的诗风,沉郁顿挫:
朝扣富儿门,暮随肥马尘。残杯与冷炙,到处潜悲辛!
但这条路最终还是没能走通,世道无情,粉碎了他的一切希望。
他只能卑微地在长安蹉跎着,一困就是十年。
直到44岁那年,朝廷授予了他一个看守兵甲器杖的低级官职。
在现实的压力前,杜甫无奈地叹了口气,接受了这无用之职。
写下了“老夫怕趋走,率府且逍遥”的自嘲,也感叹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”的悲痛。
想当初,杜甫是何等裘马轻狂,背负着才学之名,想成为一代大家,想效仿尧舜,再使民风淳朴。
然而,少年不知愁滋味,中年方知万事难。
所有的理想和傲骨,最终在现实面前,被寸寸敲碎。
杜甫的中年危机,也让很多人心生共鸣。
曾经,父母替我们负重前行,还以为未来可期、岁月静好。
等到自己一头扎入社会,才知道,完美的工作只是设想,咬紧牙关才是残酷的现实。
多少人,为了保住饭碗,只能放下面子,低声下气,忍受工作的苦与累。
多少人,白天光鲜亮丽,晚上躲在被窝擦着眼泪、咽下委屈。
成年人的世界里,没有一份赚钱的工作是容易的。
曾经叫嚣着要自由的我们,终究还是被生活折断了翅膀,活成了庸碌的普通人。
然而人生半坡,我们终究无法再任性。
上有父母要赡养,下有孩子要教育,还有柴米油盐、房贷车贷的压力。
每天一睁眼,周围都是依靠自己的人,每晚回家后,都是一场劫后余生。
于杜甫也是一样。
比起李白“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”的纵情欢乐,杜甫最牵挂的是自己的家庭,想努力做一位好丈夫、好父亲。
安史之乱后,他被困在长安,明明自己生死未卜,还忧心家人。
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
47岁时,他辗转来到成都,和妻儿相聚,还建了一座草堂,也就是世人熟知的“杜甫草堂”。
在这里,他度过中年以后少有的一段安宁时光。
没事的时候晒晒太阳。
坦腹江亭暖,长吟野望时。水流心不竞,云在意俱迟。
享受和珍惜与妻儿在一起的每一天。
昼引老妻乘小艇,晴看稚子浴清江。老妻画纸为棋局,稚子敲针作钓钩。
但偶尔也有一点意外,比方说,有一年秋风把他的茅屋吹破了。
他由己及人,叹道:
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,风雨不动安如山。
有人说,杜甫中年后过得太苦了,国都沦陷,城池残破,流离失所……
时代的灰,落在他的头上,每一座都是大山。
但哪怕命运给他再多苦难,他也不会在其中沉沦,而是直面生活真相,努力拼命护家人周全。
千年后的我们,虽然不曾经历他的颠沛流离,但生活的压力与艰辛,却是同样的滋味。
年龄增长、事业危机、养老育儿、生离死别……
生活的大山一座接着一座,一关接着一关。
这是成年人的常态,也是人到中年的无奈。
但经历过无常,品尝过悲伤,也让我们更懂得现世安稳的可贵,家人闲坐的温暖。
人生苦短,命运无常。
与其苦苦纠缠,不如努力安顿自己的内心和生活,照顾好家庭。
再艰难的日子,只要一家人陪伴依偎,也能在平凡中开出幸福的花。
鲁迅曾评价:
“杜甫似乎不是古人,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。”
少不更事的年龄,我其实不太喜欢读杜甫的诗,总觉得读来实在是很沉痛。
直到年纪渐长,我才知道,我读的其实是一个中年人的悲欢与叹息。
而我们每个人,都能在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:
年轻时也曾狂过,憧憬过,中年以后,又被迫经历很多坎坷,进退两难,疲惫不堪。
但无论世道多么艰难,杜甫一直保有直面生活困境的勇气,守护家人,心怀天下。
这是饱经风霜后的坚韧,也是历经无常的成熟。
遗憾的是,杜甫虽然看得开自己的人生,却放不下家国兴衰担忧。
晚年时再次踏上流亡之路,59岁时,在湘江的一条小船去世。
但人越到中年,越懂杜甫,越觉得有勇气面对人生的小愁小绪。
谁的人生不沧桑,谁的不委屈。
但无论生活如何碾压,我们除了咬牙坚持,背起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,接受现实给予我们的考验,我们别无选择。
中年人的英雄主义,不是宁折不弯,而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,依然一往无前。
作者 | 小嗲
编校:曾子芙;审核:丁鹏;核发:霍俊明